七纵七禽的意思、怎么读

[qī zòng qī qín]   
七纵七禽

成语解释

亦作“七纵七擒”。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

成语出处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成语繁体

七縱七禽
成语简拼qzqq
成语注音ㄑㄧ ㄗㄨㄙˋ ㄑㄧ ㄑㄧㄣ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

七纵七擒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为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撤军时,南方彝族首领孟获纠集残兵余勇来袭击蜀军。双方一交锋就活捉孟获。诸葛亮从大局出发放他回家。孟获先后七次被捉住,最终真心归顺蜀国
从七纵七禽开始成语接龙: → 禽奔兽遁  → 遁身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