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唐代>杜甫>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译文/注释

    潇洒出群的不是榉树、柳树,长青不衰的更不是那杨树梅树。

    如果想拥有老树苍翠千年的古意,还要寻找几寸长的小苗来栽培啊

    全文赏析

    开头两句对松树进行了对比描写,“落落出群非榉柳”和榉柳相较,突出松树的超凡脱俗,谓其高、其盛、出类拔萃。“青青不朽岂杨梅"又同杨梅比较,突出了松树的“常青”的特点,松树的青翠怎么能是杨梅直流所能比的呢?通过“非、岂”二字,可见杜甫充满了对松树的崇敬和对榉柳、杨梅之流的鄙夷。

    结尾两句意蕴深长,足以耽味。吴均有诗:“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知负霜骨。”松树虽大,但仍有被埋没之时,然松树却有“凌云之志”。“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即若想拥有那老树苍翠千年的古意,还要寻找数寸小苗来栽培啊!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借松树而言其志,世人皆有“千年意”,但是起步之处还要在于数寸。可谓至理名句!

    作者杜甫简介

    杜甫画像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