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零陵见父题壁感而成诗(题拟)
下马连声叩竹门,主人何事感遗恩。
回头泣向儿童道,重见甘棠旧子孙。
(见《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五引《青琐后集》)(〖1〗《青琐后集》:‘廖齐父爽直尝为永州刺史。
齐后游零陵,于民间见父题壁,感而成诗曰〖略〗。
’清邓显鹤辑《沅湘耆旧集》卷八定此诗作者为廖偃,其说谓‘偃父图曾为永州刺史,后偃游零陵,于民间见父题壁,感而成诗。
’偃事迹详陆氏《南唐书》卷八、《十国春秋》卷七四。
祖爽,父匡图。
匡图,宋人避讳或省‘匡’字,《十国春秋》卷七三载其仕历,未任永州刺史。
其父爽事迹附匡图传,初仕南汉,后举族奔楚,马氏表爽为永州刺史。
此诗非廖偃作。
爽子今知有二人,即匡图、匡齐。
因知此诗为匡齐作。
《青琐后集》所谓‘廖齐父爽直尝为永州刺史’,‘齐’字上因避讳略去‘匡’字,与匡图同例。
‘爽直’之‘直’字为衍文。
)。
回头泣向儿童道,重见甘棠旧子孙。
(见《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五引《青琐后集》)(〖1〗《青琐后集》:‘廖齐父爽直尝为永州刺史。
齐后游零陵,于民间见父题壁,感而成诗曰〖略〗。
’清邓显鹤辑《沅湘耆旧集》卷八定此诗作者为廖偃,其说谓‘偃父图曾为永州刺史,后偃游零陵,于民间见父题壁,感而成诗。
’偃事迹详陆氏《南唐书》卷八、《十国春秋》卷七四。
祖爽,父匡图。
匡图,宋人避讳或省‘匡’字,《十国春秋》卷七三载其仕历,未任永州刺史。
其父爽事迹附匡图传,初仕南汉,后举族奔楚,马氏表爽为永州刺史。
此诗非廖偃作。
爽子今知有二人,即匡图、匡齐。
因知此诗为匡齐作。
《青琐后集》所谓‘廖齐父爽直尝为永州刺史’,‘齐’字上因避讳略去‘匡’字,与匡图同例。
‘爽直’之‘直’字为衍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