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宋代>苏轼>嘲子由

嘲子由

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堆几盏埃简,攻之如蠹虫。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妙哉斲轮手,堂下笑桓公。

    译文/注释

    注释
    ①子由∶ 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
    ②《庄子·天道》中,工匠轮扁嘲笑在读书的桓公,轮扁解释嘲笑的原因是,自己制作车轮的本领,"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

    译文
    案几上堆满了沾满尘埃的书简,你就像只蠹虫一样在啃食它们。
    但是你哪里想到,圣人的思想并不全部都在书里啊。
    乐曲弹完,乐器还在,并没有随着声音的消失。器物成形,有再多的创作想法和感受,都只剩下了一种。
    当年那个斫轮手曾经在堂下嘲笑死读书的桓公,他的言论实在是精妙啊。

    全文赏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堆""攻"两个动词,生动勾勒出子由埋头苦读古代典籍的形象。
    B.作者将子由比作专门啃食书籍的蠹虫,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子由读书行为的鄙夷与批判。
    C.书籍只承载一部分"圣人意",如同"弦"和"机",无法表达"圣人意"的全部内容。
    D.尾联的"笑"与标题的"嘲"相呼应,典故中的轮扁和桓公,可以看作苏轼兄弟的类比。

    “对子由读书行为的鄙夷和批判”错。诗人将弟弟子由比作“蠹虫”是对子由治学方法的调侃。

    2.苏轼借助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治学观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①因为圣人在著书时并不能将思想完全表达出来,所以,在读书的同时应该多思考,就像学音乐、制器物时都不能局限于只学习弹弦和使用机械。
    ②在读书之余要重视生活实践,因为圣人的思想如同制作车轮的技艺,是需要亲身实践才能获得,不能仅凭别人的教学或读书获得。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画像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