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唐代>赵嘏>齐安早秋

齐安早秋

朝代:唐代|作者:赵嘏|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译文/注释

    高鸟:高飞之鸟。
    动:萌动。
    征帆:远来的帆船。
    齐安:郡名。故城在今湖北黄冈西北。
    流年:如水般流逝的光阴、年华。
    砧杵:指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高鸟:意思是高飞的鸟、比喻信使。
    征帆:指远行的船。
    沾襟: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
    岐路:1.岔路。2.指离别分手处。3.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

    全文赏析

    这应该是诗人落魄江湖时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哀伤痛惜,对家乡的思念,对塞北行迹的追怀感慨,对前程的迷惘。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这两句是说,晴空气爽,鸟儿高飞,这表示着秋天已经萌动;天色已晚,帆船落帆停泊,黄昏时的云烟,在地平上生起。写景逼真,措辞细密、严谨,色彩鲜明,景象优美。


    齐安早秋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早秋的特点?

    秋风乍起,候鸟高飞。

    前人认为“流年堪惜又堪惊”一句“发语挺拔,力振全篇”,请简要分析。

    堪惜、堪惊,直抒胸臆,凸现主观感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齐安早秋》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时光流逝的哀伤痛惜,对家乡的思念,对塞北行迹的追怀感慨,对前程的迷惘。

    蕴含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塞北生活的怀念,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

    作者赵嘏简介

    赵嘏画像
    赵嘏[zhào gǔ](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