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唐代>储光羲>吃茗粥作

吃茗粥作

朝代:唐代|作者:储光羲|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译文/注释

    注释

    ⑴茗粥:一种用茶粉煮的粥,亦称“茶粥”,吃茶的原始方法。据唐《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⑵高梧阴:高大的梧桐树的树阴,有赞美友人“凤栖于梧”之意。
    ⑶“复解”句:是说虽然在山上,仍然很热,因此还要脱一些衣服。⑷远云度:虽然远处有几片云在移动。
    ⑸炎晖:炎热的日光。
    ⑹淹留:长久逗留之意。⑺共我:和我一起吃。蕨薇:蕨类植物,嫩叶可食用。⑻敝庐:自谦之词,破旧的房屋,这里指作者自家。

    译文
    白日正当盛夏,酷暑逼人,连鸟雀也躲藏起来。
    虽然有高大的梧桐树遮阴,仍然热得要解开衣服纳凉。
    远处有几片云在移动,也遮不住烈日。
    主人留客吃茗粥和蕨薇,直到日暮作者才慢慢回家。

    作者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画像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