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唐代>戴叔伦>宿灵岩寺

宿灵岩寺

朝代:唐代|作者:戴叔伦|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

    译文/注释

    【注释】

    ⑴招提:原指寺庙中为四方僧众所设的客舍。后代指寺庙。


    乘着马疲惫地行走在高峻的盘山道上,准备投宿到灵岩寺。刚刚下过的暴雨,使山间溪流水势暴涨,空中升腾的云雾,遮蔽了山上的大树,显得树林很低矮。阵阵凉风从山寺的殿角吹来,天边红日正渐渐西坠。脱了潮湿的衣服,站在空旷的寺院屋檐下,听见林中的鸟儿恣意的啼鸣,显得山林更加空幽。

    全文赏析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官至监察御史,并任忠州、抚州、容州等地刺史,政绩卓异,后因疾病,请为道士,是唐代大历、贞元间重要诗人。丁仪《诗学渊源》说他的“诗清新典雅,而不涉秾纤。”讲究韵味,为后世神韵派诗论先导。本诗描写了夏日灵岩山间暴雨过后的气象变化,其中颈联“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描写了作者在参访灵岩山寺时,山道上所见的雨中山间景色,成为历代吟诵的名句。

    作者戴叔伦简介

    戴叔伦画像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