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稻鼠

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

乾符己亥岁,震泽之东曰吴兴,自三月不雨,至于七月。当时,污坳沮洳者,埃壒尘坌;濯楫支流者,入屝屦无所污。农民转远流,渐稻本,昼夜如乳赤子。欠欠然救渴不暇,仅得葩柝穗结(11),十无一二焉。无何(12)群鼠夜出,啮而僵之。信宿(13),食殆(14)尽。虽庐守版击(15),殴而骇之,不能胜(16)。若宫督户责(17),不食者有刑(18)。当是(19),而赋索(20)愈急,棘械束榜棰木肌体者无壮老(21)

吾闻之于《礼》(22)曰: “迎猫,为食田鼠也。”(23)是礼(24)缺而不行,久矣。田鼠知之后欤(25)?物有时而暴欤(26)?政有贪而废欤(27)?《国语》(28)曰: “吴稻,蟹不遗种(29)。”岂吴之土鼠与蟹,更伺其事(30),而其力歼民欤(31)?且《魏风》(32)以《硕鼠》刺重敛斥其居也(33),有鼠之名,无鼠之实,诗人犹曰: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34)。”况乎上捃其财(35),而下啖其食(36),率一民而当二鼠(37),不流浪转徒、聚而为盗何哉!《春秋》(38):“螽蝝生”(39)、“大有年”(40),皆书是(41),圣人于丰、凶不隐之验也(42)。杂学《春秋》,又亲蒙(43)其灾,于是乎记。

    译文/注释

    注释
    ①乾符己亥岁——唐僖宗乾符六年,即公元879年。
    ②震泽——湖名,即今江苏太湖。③吴兴——在今浙江省北部。
    ④污坳沮洳者——低洼积水的地方。污:停积不流的水。坳:凹下去的地方。沮(ju)洳(ru):浅水的泥塘,湿润的地方。
    ⑤埃壒尘坌——尽是尘埃灰土。壒(ai)、坌(bo): 都是尘土的意思。这里四字连用,表示那里干枯之甚。
    ⑥濯楫支流者——在支流划船的人。濯楫: 划船的意思。
    ⑦入屝屦无所污——穿着鞋子在河里走,也没有东西把它弄脏弄湿。屝(fei): 草鞋,麻鞋。屦(ju): 麻、革制成的鞋。
    ⑧转远流——从远处把水运来。⑨渐稻本——把水浇在禾蔸上。渐: 这里是沾湿、浸润的意思。《诗·卫风·氓》: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⑩欠欠然——疲惫不堪的样子。
    (11)葩柝穗结——开花结穗。葩(ba): 花。柝(tuo): 开扩。
    (12)无何——不久。(13)信宿——连宿两夜,即过两晚的意思。
    (14)殆——几乎,将要。
    (15)庐守版击——搭房子守护,敲击木版恫吓。(16)不能胜——不解决问题。
    (17)若宫督户责——象有什么东西督责家家户户的老鼠。宫、户: 都是家的意思。督: 督率。责: 要求,督促。
    (18)不食者有刑——不吃稻的(老鼠)就要受刑罚。
    (19)当是——正在这时。(20)赋索——(政府)对赋税的索取。
    (21)棘械束榜棰木肌体者无壮老——无论壮年人还是老年人都遭受到各种刑具的摧残、折磨。棘、械、束、榜、棰、木,都是当时统治者用来拷打犯人的刑具。
    (22)《礼》——即《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23)“迎猫,为食田鼠也”——《礼记·郊特牲》上说: “迎猫,为其食田鼠也。”此处引文与原著略异。
    (24)是礼——这个礼,即《礼记》所载的迎猫之礼。
    (25)田鼠知之后欤——田鼠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吗?(26)物有时而暴欤——是动物存在有时候会肆意横行的事吗?有: 表示存在、发生。暴: 暴虐。
    (27)政有贪而废欤——是执政者贪图享乐安逸而放弃了职责吗?政: 这里指执政的人。
    (28)《国语》——书名,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书。
    (29)“吴稻,蟹不遗种”——吴稻被蟹糟践得一点不剩。《国语·越语》: “今其稻蟹不遗种,其可乎?”这里的引文与原著略异,意思也略有出入,疑问句改成了肯定句。遗: 留。种(zhong): 种子。不遗种: 连种子都没留下。
    (30)更伺其事——轮流窥视这些事。更(geng): 更替,轮换。
    (31)其力歼民欤——它们一道要尽力歼灭老百姓吗? 力: 尽力,力求。
    (32)魏风——先秦时期魏国的民歌。
    (33)以《硕鼠》刺重敛斥其居——用《硕鼠》批评统治者用繁重的赋税使百姓离开自己的家园。《硕鼠》: 《诗经·魏风》中的篇名,诗中把残酷剥削人民的统治者比作大老鼠,表现了人民的痛恨情绪和消除剥削的希望。刺:讽刺,斥责。重敛: 繁重的赋税。斥: 使离开。居: 住所,家园。
    (34)逝将去汝,适彼乐土——《硕鼠》里的两句诗,意思是: 我将要离开你,到那个快乐的地方去。逝: 助词。汝: 你,指统治者。适: 到。
    (35)上捃其财——财产被统治者夺走了。上: 指统治者。捃(jun): 采,拾取。
    (36)下啖其食——粮食被老鼠吃掉了。下: 指老鼠。啖(dan): 吃。
    (37)率一民而当二鼠——一个百姓面对两种老鼠的侵害。率(shuai): 大概,一般。当(dang): 对着,面对。
    (38)《春秋》——春秋时期鲁国史官记载当时历史的书,经过孔子修订,为儒家尊奉的经书之一。
    (39)“螽蝝生”——发生蝗害。螽(zhong): 蝗虫。蝝(yan):未长翅膀的蝗虫。生:发生。《春秋》宣公十五年载: “冬,蝝生,饥。”引文与原著有异。
    (40)“大有年”——大丰收。《春秋》宣公十六年载: “冬,大有年。”有年:丰收。《谷梁传》桓公三年: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41)皆书是——指《春秋》上到处都有这样实事求是的记载。
    (42)圣人于丰、凶不隐之验——是孔子对当时丰、凶不隐讳的证据。圣人: 指孔子。隐:隐讳。验:证据。
    (43)蒙——蒙受,遭受。
    译文
    唐乾符六年,震泽的东面称做吴兴。从三月份起不下雨,一直延续到七月。那时,原先低洼潮湿的地方都已尘土堆积,一些以撑船为生的人到了那儿,却连草鞋都没沾湿。农民从远处引水浇灌稻田,日以继夜,如同母亲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然而远水难救近渴,农民们为救灾整日忙个不停,结果是仅仅能使庄稼开花结穗、结实者,十成中仅一二而已。不久,成群的老鼠夜间四出,将稻禾啃倒,连续两夜就几乎将庄稼食光。即使搭棚屋守在田边,用木板击打,驱赶惊吓,仍不能制服它们。这些老鼠就象有官吏在监督责罚,不吃庄稼的就要受到刑罚惩处一样。而那时官家索取赋税愈加急迫,(如果不能纳税)不分壮年、老年的都将受到抓捕、捆绑、拷打,弄得体无完肤。我听《礼记》中这样说:“迎猫神而祭.因其捕食田鼠。”如今这样是因为迎猫礼被废弃而不实行已经很久了。是田鼠听说后这样作乱的吗?或是万物因时运而受到暴虐?或是朝政因贪婪无度而导致如此衰败?《国语》说:“吴地的稻蟹连种子都不留下。”。哪里只是吴地才这样?田鼠比稻蟹更会窥伺时机,旌展其威力,残害老百姓!况且《魏风》以《硕鼠》讽刺横征暴敛,以大老鼠斥责君主,这是借鼠之名,实则田野无真鼠作乱。诗人还说:“我一定要离你远去,到那理想的国土。”再何况如今更是上有官府的搜刮逼夺,下有老鼠的吞食庄稼,平常的一个百姓而受两种老鼠的危害,不流浪转徙,聚集为盗,又有什么办法?《春秋》上蝗灾之年、大丰收之年都有记载,这是圣人对丰年凶年毫不隐瞒的见证。我学习《春秋》,又亲身遭受其害,于是也记述下来。

    全文赏析

    《记稻鼠》以其锋利的笔触,记述了乾符己亥年吴兴地区遭受大旱,又遇鼠害,几乎颗粒无收,官府却还要用种种刑罚向农民逼索赋税的事实,揭露了官吏的贪赃和腐败,表现了作者对劳苦者的深切同情和对反动当权者的极大愤慨。

    铺垫扎实,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章后半部分的议论,几乎全由反诘句组成,显得气势磅礴,锋利无比,全是因为有前半部分具体、详细的记叙作铺垫。

    在前半部分,作者用“污坳沮洳者,埃壒尘坌;濯楫支流者,入屝屦无所污”具体而形象地写出了吴兴“自三月不雨,至于七月”赤地千里的严重旱象。写鼠害,则先写“群鼠夜出”,浩浩荡荡,“信宿,食殆尽”,农民“欠欠然”抢救出的那一点点稻子就荡然无存。接下来写农民驱鼠: “虽庐守版击,殴而骇之,不能胜。”其驱鼠的方式方法写得具体、细致,驱鼠的场面也写得有声有色,从中也透出农民焦灼的心情。最后写鼠势: “若宫督户责,不食者有刑。”好象有什么比农民的“殴而骇之”更可怕的东西在督责它们,使它们的破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作者就是通过这种种具体、详细的记述,加深读者对农民悲惨境遇的理解,衬托出官府“赋索愈急”的酷烈,为“上捃其财,而下啖其食,率一民而当二鼠,不流浪转徙、聚而为盗何哉”作了坚实的铺垫。

    铺垫愈厚实,议论就愈有依凭,感情的积蓄也愈强烈,所以当文章转入议论之时,抒情与议论融为一体,用语极为犀利,议论也极有气势。

    作者陆龟蒙简介

    陆龟蒙画像
    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诗人、农学家。
    陆龟蒙举进士不第,曾作湖、苏二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与皮日休齐名,人称“皮陆”,实逊于皮。其诗求博奥险怪,七绝较爽利。写景咏物为多,亦有愤慨世事、忧念生民之作,如《杂讽九首》《村夜二篇》等。文胜于诗,《四舍赋》《登高文》等均忧时愤世之作。小品文写闲情别致,自成一家。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著有《耒耜经》《吴兴实录》《小名录》等,收入《唐甫里先生文集》。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