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宋代>陆游>哀郢二首 其一

哀郢二首 其一

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全文赏析

    这首《哀郢》算是比较典型的了。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都城。楚国因为有屈原,而让中国历代文人无限哀惋和痛惜。这次陆游应该是来到了荆州,楚国故都郢一带,自然会去凭吊一番。

    陆游认为楚国远接商周之交,国运最长。楚国立国近八百年,横跨春秋战国,无论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无可争辩的都赫赫在列。楚国曾与另外两个强大的齐国晋国结盟,对付西面的秦国,一争天下。

    楚国名闻天下的第一行官章华台,终已不复存在,变成萧瑟难寻的荒野。只有云梦大泽的风烟依旧那样莽莽苍苍。

    郢都故宫已成野草,只有大雁偶有飞起。荒废的坟冢早已盗墓一空,如今只看到狐狸藏于其中。

    灵均指屈原。屈原写就了《离骚》绝唱,当时正值楚国末期,面对楚国衰弱,一次次战败割地,楚王仍无法振兴,屈原看到了楚国灭亡的命运。他被排挤流放,尽管把幽怨写成了《离骚》,但哪能平息他满腔的孤愤和绝望?离开郢都越来越远,他已完全形容枯槁,心灰意冷。滔滔的汩罗江成了他最后的归宿。千秋万代,多少忧国忧民有志之士,包括陆游,都被感动得泪流不已。

    作者陆游简介

    陆游画像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