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宋代>王安石>招吕望之使君

招吕望之使君

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
潮沟东路两牛鸣,十亩漪涟一草亭。
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
纷纷易变浮云白,落落谁钟老柏青。
尚有使君同好恶,想随秋水肯扬舲。

    译文/注释

    【注】
    ①本诗作于作者第二次罢相后,他居住在江宁城郊、钟山脚下。
    ②潮沟,江宁城外所开引水道。牛鸣,谓牛鸣声可及之地,言距离较近。

    全文赏析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首联以“两牛鸣”交代路途近便,又以“涟漪”“草亭”写出环境的清幽。
    B.诗人将投身山林与以身许国对举,流露出他在归隐与报国间的矛盾心态。
    C.颈联以“落落”之叠词、“老柏青”之比喻,塑造了诗人磊落孤高的形象。
    D.诗歌从环境和志趣两个角度阐述邀请吕使君泛舟同游的理由,暗扣标题。

    第三句意为像当初以身许国一样地投身山林,是想表明自己一心归隐,带有愤激之情。

    2. 有人评价此诗“甚怨”,请结合诗句分析“怨”的内涵。
    罢相而归(仕途不畅)的愁怨,人事易变的感慨,知已寥落的孤苦。

    作者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画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