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朝代:宋代|作者:唐庚|
说与门前白鹭群,也宜从此断知闻。
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全文赏析

    唐庚此诗作于贬居惠州期间,因有感于受张商英案牵连英而作。语意诙谐,笔锋犀利,如同一篇讽刺小品。

    首起两句便十分奇特,人鹤对话,诗人以过来人身份将自己遭受的经历谆谆告诫给门外群聚的白鹭,诗人认为只要白鹭们听了他的话,也一定会收取他遭受的教训,从此不会再相互往来相聚。“断知闻”,即朋友间断绝往来之意。“知闻”,即了解、相知之意。这里引申为朋友。

    三、四句便是写诗人讲给白鹭们听的有关他所遭受过的经历。“诸君”,指朝中那些当政的大臣。“除”,清除、打击。“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范晔《宦者传论》:“因复大考钩党,转相诬染,凡称善士,莫不离被灾毒。” 李周乾注:“钩党,谓钩取谏者同类,使转相诬谤而杀之也。” “甲乙推求”:指一个一个地转相推勘逐步追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朝中的那些当权者们正在大除钩党,准备逐个遂个地追查,像你们这样地聚集在一起,恐怕是会被作为朋党而遭到査处的。

    唐庚因受张商英案牵连,遭贬惠州。他在贬赴惠州途中,曾作《诉衷情 平生不会敛眉头》词,他在词中说他平生豁达,从不知忧愁的滋味,连眉头都没有皱过一下。但在这次遭受挫折之后,才知道原来那愁苦的滋味,竟然是这样的沉重,让人无法摆脱。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此,当诗人看见门前群聚的白鹭,自然地联想到自已正是因卷入朋党之争而遭受了此次贬谪。于是诗人不仅担心地告诫那些白鹭要吸取他的教训,不要再扎堆般相聚再一起啊!可见这次仕途挫折对唐庚来说打击之巨大。

    作者唐庚简介

    唐庚画像
    唐庚(1070年—1120年)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唐河乡(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北宋诗人。宋哲宗绍圣(1094)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宋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张商英罢相,唐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