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苏轼
>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朝代:
宋代
|
作者:
苏轼
|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
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送别
写作背景
苏轼
的乡人金山寺宝觉禅师归蜀,作《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送行。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更多介绍>
上一首: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下一首:
送人归京师
苏轼的其他诗文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 其一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其二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 其三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 其五
次韵沈长官三首 其一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七
僧
次韵滕元发许仲涂秦少游
游金山寺
诗句赏析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
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