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诗句(共14456句)
- 1、残花酿蜂儿蜜脾,细雨和燕子香泥。 —— 卢挚《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 2、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杜鹃声里又春归。 —— 卢挚《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 3、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 王勃《九日》
- 4、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王勃《蜀中九日》
- 5、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 苏轼《蝶恋花·春景》
- 6、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苏轼《蝶恋花·春景》
- 7、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苏轼《蝶恋花·春景》
- 8、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 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10、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11、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 12、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 13、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1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16、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 范仲淹《江上渔者》
- 17、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1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1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20、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李清照《夏日绝句》
- 2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夏日绝句》
- 22、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 李清照《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
- 23、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 24、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 2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 2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2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 28、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 薛昂夫《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 29、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 宋方壶《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 30、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3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韩愈《调张籍》
- 3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 钱福《明日歌》
- 3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 34、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 35、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 李白《古风其二十六·碧荷生幽泉》
- 3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李白《古风其三·秦王扫六合》
- 37、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 —— 李白《古风其四十七·桃花开东园》
- 38、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 李白《古风其二十七·燕赵有秀色》
- 39、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 李白《古风其四十九·美人出南国》
- 40、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 李白《灞陵行送别》
- 41、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 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 42、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 李白《送别》
- 43、早霞,晚霞,妆点庐山画。仙翁何处炼丹砂,一缕白云下。 —— 周德清《朝天子·庐山》
- 44、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杜甫《饮中八仙歌》
- 45、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 高明《金络索桂梧桐·咏别》
- 46、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47、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48、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 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 49、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 50、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