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遗的意思、怎么读

[lù bù shí yí]   
路不拾遗

成语解释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成语繁体

路不拾遺
成语简拼lbsy
成语注音ㄌㄨˋ ㄅㄨˋ ㄕㄧˊ ㄧ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

夜不闭户

反 义 词

世风日下
成语例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英语翻译no one picks up and pockets anything lost on the road <lost articles are always returned>
日语翻译道(みち)で人(ひと)が落とした物をだれも拾(ひろ)わない
俄语翻译на дороге не берут потерянного
成语故事
  秦孝公任用商鞅为重臣,听从他的建议,制定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实行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贡献,就应该予以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按军功的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等级。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愿意去打仗。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社会秩序安定,民风也变
得淳朴起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意思就是说人们晚上睡觉都不用关门窗,在路上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捡走。秦国一天天强大起来,各诸侯国都开始畏惧它的国力。
从路不拾遗开始成语接龙: → 遗臭万世  → 世道人情  → 情投谊合  → 合情合理  → 理屈事穷  → 穷鸟归人  → 人以群分  → 分别部居  → 居不重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