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译文/注释

译文
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无人洒扫?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习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会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

鸟兽尚知为死去的同类哀鸣,没有思维的花草树木也是如此,何况骨肉兄弟?本是同宗同类,骨肉相连,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相比之下不感到羞愧吗?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注释
①峥嵘:高峻的样子。
②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③铭旌: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④桓山: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
⑤参商:参星与商星。
⑥延陵:指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季札。

全文赏析

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上留田,地名也。其地人有父母死,兄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为其弟作悲歌,以讽其兄,故曰《上留田》。”李白诗中“弟死兄不葬”、“他人举铭旌”之事与前人的记载有所不同,可能诗人在现实中目击类似之事,有感而发,故作《上留田行》以讽刺当时之事。
李白画像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更多介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