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句名言
>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出自宋代辛弃疾《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译文/注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新巧别致的送春词。作者有感于眼前的花落春残,以拟人化手法,形象的比喻,描写了
春天
将逝,春花难留而产生的愁绪。上片回忆昨日春光烂漫。下片抒写今日春光难留。全词委曲细腻,柔情似水,绮丽
婉约
,色彩浓丽,比喻新巧,别具特色。
作者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
水调歌头·盟鸥
》、《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
满江红·暮春
》、《
沁园春·杯汝来前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
更多介绍>
辛弃疾的名言诗句
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
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
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
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
古诗分类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宋词精选
古文观止
咏史怀古
忧国忧民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