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偏工霁后凝,不妨冷极不妨清

积雪偏工霁后凝,不妨冷极不妨清
静闻檐滴元无雨,倒挂冰牙未怕晴。
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
圃中散策饶君强,敢犯霜风上古城。

译文/注释

注释
1.散策:拄着一根竹杖散步,
2.郡圃:宋代不设郡,但习惯仍称州为郡,故州中公薯后的园圃亦称郡圃。
3.不妨:不料。
4.散策:拄杖散步,
5.郡圃:州中公署后的园圃。

雪止放晴后积雪照样凝结,阻挡不了严寒和清冷。静静地听着檐上水珠的滴落声,却不是下雨,冰溜晶莹倒挂不怕阳光。
一人独自在雪地上行走,每行走一步都伴随着沙沙的踏雪声音。园中拄杖散步已显强健,竟然还敢顶着霜风飒飒登上古城。


好一个玉洁冰清的天地,竟然还有位老翁凌寒拄杖踏雪。静谧无尘的雪地上,留着他独来独往的痕迹。小诗意境清旷幽远,意趣盎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  ) 
A . 诗人善于雕琢景物如“偏工”“未怕”,分别将积雪、冰牙拟人化。 
B . 前两联写雪后天晴,天气更加寒冷清朗为下文描写独自散步做了充分铺垫。 
C . 第三联写诗人在园圃里散步,写得有声有色,可触可感,刻画出诗人惬意的神情。 
D . 全诗语言平易自然,幽默诙谐:诗歌构思新巧,具有形象性又富含深意。 

“幽默诙谐”不当,诗歌中描写景物与诗人的行动,并无幽默诙谐的语句。

2、诗的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分析。 
意思是能在园圃中拄杖散步纵然已经很不错,敢不敢冒着霜风登上古城墙欣赏一番呢?

透露出诗人对安于现状(园圃)的否定,对于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面对“霜风”这种困境,好不退缩,有迎难而上的勇敢精神。

作者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画像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他一生作诗20000多首,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