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
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全文赏析

皇甫冉这首诗的特点是以问诘谋篇。诗人所置之问,是不需回答的,因为答案已在问话之中。在我国古代散文中常用以答示问的省略写法(如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有问之”,问什么没有写,但从回答的话语中不难推测,问的是郭橐驼种树的诀窍),这首诗写法恰相反。诗人明明知道,李二司直居住在云树苍茫、水流门前、山色变幻、朝晦阴晴不同的环境之中,却饶有兴致地询问:那门前的流水正流向何方?天边的绿树掩映着谁的房舍?山色东西有哪些不同?一天之中你那幽绝的居处有几次被云霞遮掩?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是无关紧要的,但我们却立即可以想象到,那崇山峻岭里,那绿树拥围下,那白云时显时露时裹时罩之中,那门前流水的潺潺声底,深卧着李二司直的居处。这分明是从全景来看他的所在,由这样的环境,想见其人,李二司直的情趣与追求也就不难想见。四句四问,问出了关切、欣羡、感佩之情,幽深、神秘、非凡之感,这比起直接去描写李二司直的山家山居,更多了一层想象的乐趣。诗人可能并没有亲历李二司直的居处,或者即使去过也仍有深入了解的兴趣,问语相续而出,见其欲知不厌其详,而《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这样的题目,使诗中在问语之外不需出现任何絮烦的说明之语,全诗显得单纯明快。

作者皇甫冉简介

皇甫冉画像
皇甫冉(约718 — 约771),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流连景物之余,东南山水,常赋予他以好句,如“燕如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积水长天随远色,荒林极浦足寒云”,“泛舟因度腊,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等,并皆清逸。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悲其“长辔未骋,芳兰早凋”,当是指他终年五十余。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