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淞简介》 ► 查看8篇诗文

陆淞画像

陆淞,[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子逸,号云溪,山阴人,陆佃之孙,陆游胞兄。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

1简介

南渡初,有宗室子某,寓居会稽,园亭甲于浙东,座客皆为一时名士,淞亦茌列。有姬盼盼,为淞所属意。一日,偶睡不侍觞,淞因问之,呼之出,枕痕在脸,为赋瑞鹤仙词。其词一时盛传。后盼盼竟归淞。官辰州守。晚年以疾废,卜筑于秀野。放敖世间,不复有荣念;对客则终日清谈不倦。遂以终老。存词2首。

2作品

瑞鹤仙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
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
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
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
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
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
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念奴娇(和李汉老)
黄橙紫蟹,映金壶潋滟,新醅浮绿。
共赏西楼今夜月,极目云无一粟。
挥尘高谈,倚栏长啸,下视鳞鳞屋。
轰然何处,瑞龙声喷蕲竹。
何况露白风清,银河澈汉,仿佛如悬瀑。
此景古今如有价,岂惜明珠千斛。
灏气盈襟,冷风入袖,只欲骑鸿鹄。
广寒宫殿,看人颜似冰玉。
生平:
浙江天台县桐柏岭下东岙村有两棵八百年古树,一为苦槠,一为香樟。苦槠老干虬枝、香樟遮天蔽日,相映成趣。两棵树比邻而居,一苦一香,发人无限遐想。
  这两棵古树大得惊人,胸径三米三四,周长足有10米,需六七个人才能合抱。因为年代久远,两树的主干都已中空,钻进五六个人尚能转动自如,但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向人展现历久弥坚、虚怀若谷的风采,令人称奇。
  据老辈相传,苦槠为宋代大诗人陆游所栽,香樟即为陆淞所植。兄弟俩之所以栽种不同的树种,是因为栽树之时,两人的处境、心情不同,可谓“树言志”。
  陆游因先是被迫与爱妻唐婉离异,继则为投降派排挤,抗金报国无门,隐居在桐柏玉霄峰下的洞天宫,心情抑郁,因而栽下苦槠,以寄托自己的“苦志”;陆淞任天台县令期间,妥善解决了赤岩银场纠纷,得到朝廷褒奖,提升为江西广信府知府,由于天台百姓的遮道挽留,朝廷敕令他领知府俸禄,继续留任天台,心情振奋,因而栽下香樟,以示要勤政爱民、彰显美德。
  两人不由心中一动,陆游栽种苦槠以表“苦志”,符合当时心情;而陆淞栽种香樟,恐非仅“彰显美德”之意,可能还有另一层更深的含义。想陆淞卸任后定居天台,繁衍生息,发展成现在有几万人的天台陆氏。这定居天台的决心,说不定就是在栽树时下的。香樟,暗喻美好庄园,亦在情理之中。
  不知何时,陆淞的后人为了看护这两棵树,移居这里,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逐渐发展成东岙村,故东岙村民大多姓陆。在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精心呵护下,这两棵古树才能历经风霜而依然葱郁。
  陆淞的后代几万人,遍布天台城乡及临海、宁海、仙居等县市。革命英烈、著名作家陆蠡就是陆淞的第二十八世后裔。陆淞之墓位于始丰街道龙潭村后的小考尖山南坡上,1996年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节扫墓者数以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