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挚简介》 ► 查看15篇诗文

卢挚画像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书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1评价

卢挚官位显达,旧学深厚,文学负有盛名。"元初,能文者曰姚(燧)、卢";"古今体诗,则以挚与刘因为首。"临川吴澄谓其"所作古诗类皆魏晋清言,古文出入盘诰中,字字土盆瓦缶,而有三代虎蜼瑚琏之器,见者莫不改观"。(以上所引均见《新元史》)。
卢挚尝谓:"大凡作诗,须用《三百篇》与《离骚》。言不关于世教,义不存于比兴,诗亦徒作。"又云:"清庙明堂谓之古,朱门大厦,谓之华屋可也,不可谓之古;太羹玄酒,谓之古,八珍,谓之美味可也,不可谓之古。知此可与言古文之妙矣。"(《文章宗旨》)
元代徐明善谓其"凡为文尽弃古今拙陋之意,虽抽英搴藻,穷极绚粲。而与化工侔巧,不失自然,兹为妙矣。"(《芳谷集·疏斋卢公文后集序》)
其散曲与姚燧齐名,时称"姚、卢",与散曲大家马致远、杂剧女艺人珠帘秀等相唱和。今存散曲有小令一百二十首,残小令一,皆收入隋树森编纂的《全元散曲》。内容多是怀古唱和、寄情山林诗酒、写景咏物等作,风格与其诗文不同,变典雅蕴藉为自然活泼,表现出元前期北散曲作家清丽派的特色,对散曲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贯云石评其曲"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阳春白雪序》)。著有《疏斋集》,明初尚存,后佚。今有李修生《卢疏斋集辑存》。

2简介

作品:【双调·寿阳曲】夜忆
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把灯吹灭。
注释:铁:即檐马,檐间悬挂的铁片,风吹动时相击而发出声音
分说:变白,把事实真相说清楚
剔银灯:将灯挑亮
赏析:明月当窗,檐马作响,引起深沉的意念。把灯剔灭,打算将心事写出来,忽然长叹一声,又将灯吹灭。小令含蓄委婉的描写了主人公心事的凄凉、沉重。

3艺术风格

卢挚的散曲作品以“怀古”题材为多,如《洛阳怀古》、《夷门怀古》、《吴门怀古》等等。作者登临凭吊,往往吐露对于时势兴衰的感慨,调子比较低沉。他虽然身为显宦,却有不少向往闲适的隐居生活、以及描写质朴自然的田园风光的作品,如《双调·蟾宫曲》《田家》,描写了盛夏农村“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的景象,语言本色,意致自然。
他的散曲风格明丽自然。贯云石说:“疏斋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阳春白雪序》)这大致概括了卢挚作品的艺术风格,如《沉醉东风》《秋景》《湘妃怨》《西湖》等都体现了这种特色。他的写恋情的作品蕴藉委婉而又不失明晓自然。如《落梅风》《别朱帘秀》,吸收了民歌的白描手法,感情深挚。

4人物作品

卢挚有《疏斋集》《疏斋后集》,今皆佚。诗、文散见于《元诗选》《天下同文集》等集中。其散曲作品见录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等集中。据《全元散曲》所辑,今存小令120首左右。

5作品欣赏

青华观西轩(元·卢挚)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琳宇夏天晓,官曹今日闲。
深松欲无路,疏竹不遮山。
静对黄冠语,时看白鸟还。
平生林壑趣,聊复此窗间。
行农洛西题王居仁山堂春晓(元·卢挚)
幽人持所见,旷然捐世故。
岂薄轩冕荣,正有林壑趣。
兴居惟自适,早晏常暇豫。
芳草泽气春,鸟鸣岚光曙。
岩花抗韶容,溪云淡吾虑。
图史敦夙好,朋游非外慕。
相邀具鸡黍,笑言在农务。
我来忝符竹,行田课耕助。
抚卷怀清风,长吟山郭慕。
节节高(元·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
风微浪息,扁舟一叶。
半夜心,三更梦,万里别。
闷倚篷窗睡些。
沉醉东风(元·卢挚)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