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迪简介》 ► 查看29篇诗文

裴迪画像

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

1人物简介

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王维答赠裴迪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2代表作品

《辋川杂咏》组诗是裴迪的代表作。其中《漆园》一首:“好闲早成性,果此谐宿诺。今日漆园游,还同庄叟乐。”不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说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可以和王维的诗相提并论。裴迪的诗作虽然不多,但他是裴氏最有成就的诗人,他以他的作品丰富了盛唐诗坛。从这一点上看,裴迪是注重诗的质量的。
送崔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卷129_9 「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裴迪
灵境信为绝,法堂出尘氛。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
迤逦峰岫列,参差闾井分。林端远堞见,风末疏钟闻。
吾师久禅寂,在世超人群。
卷129_10 「青雀歌」裴迪
动息自适性,不曾妄与燕雀群。幸忝鹓鸾早相识,
何时提携致青云。
卷129_11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裴迪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卷129_12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裴迪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卷129_13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裴迪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无他。陶令五男曾不有,
蒋生三径枉相过。芙蓉曲沼春流满,薜荔成帷晚霭多。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卷129_14 「辋川集二十首。孟城坳」裴迪
结庐古城下,时登古城上。古城非畴昔,今人自来往。
卷129_15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裴迪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卷129_16 「辋川集二十首。文杏馆」裴迪
迢迢文杏馆,跻攀日已屡。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
卷129_17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裴迪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卷129_18 「辋川集二十首。鹿柴」裴迪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卷129_19 「辋川集二十首。木兰柴」裴迪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卷129_20 「辋川集二十首。茱萸沜」裴迪
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云日虽回照,森沉犹自寒。
卷129_21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裴迪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卷129_22 「辋川集二十首。临湖亭」裴迪
当轩弥滉漾,孤月正裴回。谷口猿声发,风传入户来。
卷129_23 「辋川集二十首。南垞」裴迪
孤舟信一泊,南垞湖水岸。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
卷129_24 「辋川集二十首。欹湖」裴迪
空阔湖水广,青荧天色同。舣舟一长啸,四面来清风。
卷129_25 「辋川集二十首。柳浪」裴迪
映池同一色,逐吹散如丝。结阴既得地,何谢陶家时。
卷129_26 「辋川集二十首。栾家濑」裴迪
濑声喧极浦,沿涉向南津。泛泛鸥凫渡,时时欲近人。
卷129_27 「辋川集二十首。金屑泉」裴迪
萦渟澹不流,金碧如可拾。迎晨含素华,独往事朝汲。
卷129_28 「辋川集二十首。白石滩」裴迪
跂石复临水,弄波情未极。日下川上寒,浮云澹无色。
卷129_29 「辋川集二十首。北垞」裴迪
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卷129_30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卷129_31 「辋川集二十首。辛夷坞」裴迪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卷129_32 「辋川集二十首。漆园」裴迪
好闲早成性,果此谐宿诺。今日漆园游,还同庄叟乐。
卷129_33 「辋川集二十首。椒园」裴迪
丹刺罥人衣,芳香留过客。幸堪调鼎用,愿君垂采摘。
卷129_34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裴迪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卷129_35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一作留别王维)」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卷129_36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裴迪
乔柯门里自成阴,散发窗中曾不簪。
逍遥且喜从吾事,荣宠从来非我心。
卷129_37 「西塔寺陆羽茶泉」裴迪
竟陵西塔寺,踪迹尚空虚。不独支公住,曾经陆羽居。
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一汲清泠水,高风味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