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竞简介》 ► 查看11篇诗文

王无竞画像

王无竞(652——706),字促烈,初唐诗人,原籍琅琊,其祖先至莱为官迁居掖县。

1人物生平

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2主要成就

王无竞所存诗作多为咏史怀古内容。这一方面因其有与宫中学士们编撰类书的学术积累,另一方面也多缘于他对现实的关注,是有感而发。
他的作品如下:
1.《北使长城
出处:全唐诗:卷67_3
体裁:乐府 朝代:唐 作者:王无竞
秦世筑长城,长城无极已。
  暴兵四十万,兴工九千里。
  死人如乱麻,白骨相撑委。
  殚弊未云悟,穷毒岂知止。
  胡尘未北灭,楚兵遽东起。
  六国复嚣嚣,两龙斗觺觺。
  卯金竟握谶,反璧俄沦祀。
  仁义寝邦国,狙暴行终始。
  一旦咸阳宫,翻为汉朝市。
2.《和宋之问下山歌》
来源:全唐诗:卷67_2
朝代:唐 体裁:七古 作者:王无竞
日云暮兮下嵩山,路连绵兮树石间。
  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
3.《铜雀台
来自:全唐诗:卷67_5
作者:王无竞 朝代:唐 体裁:乐府
北登铜雀上,西望青松郭。
  繐帐空苍苍,陵田纷漠漠。
  平生事已变,歌吹宛犹昨。
  长袖拂玉尘,遗情结罗幕。
  妾怨在朝露,君恩岂中薄。
  高台奏曲终,曲终泪横落。
4.《凤台曲
来自:全唐诗:卷67_4
作者:王无竞 朝代:唐
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一旦彩云至,身去无还期。
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5.
巫山》(一作宋之问诗)
来源:全唐诗:卷67_6
作者:王无竞 朝代:唐代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行作雨,婉娈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朝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3个人生活

王无竞家足于财,颇负气豪纵,善于为文。王无竞与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宋之问等相互之间过从甚密,寄赠篇什甚多。武后垂拱二年(686年),王无竞与陈子昂随乔知之北征,陈子昂有《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诗中描绘了他们经历的大漠风光:“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全唐诗》卷83)共同的出塞经历,投合的性情,(《唐诗纪事》评王无竞“气豪纵,下笔成章”,卢藏用的《陈氏别传》描绘陈子昂“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侠子驰侠使气”。)使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种深情,在陈子昂另一首《送东莱王学士无竞》中充分体现了出来,他对王无竞表示:“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已矣将何道,无令白首新。”(《全唐诗》卷84)陈子昂对王无竞以千金宝剑相赠,以岁晚的孤松相称许,可见他与王无竞有着知音般的友情,并非一般士人间的泛泛之交。
武后天圣二年(699年),武则天张昌宗李峤阎朝隐、许彦伯、王无竞、沈佺期张说刘知几、宋之问等26人修撰《三教珠英》,王无竞可能在此时与宋之问结交。他现存有《和宋之问下山歌》,此诗以骚体纪游嵩山,日暮归途的情景:“日云暮兮下嵩山,路连绵兮树石间。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全唐诗》卷67)写景移步换形,表现真切自然。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王无竞贬岭南,宋之问有诗和作,《全唐诗》卷五一载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岂意南中岐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抒发与遭贬朋友们云摇雨散,分隔千山万水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