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遵简介》 ► 查看68篇诗文

汪遵画像

汪遵,(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棠在京师,偶送客至灞、浐间,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询其因何事来京,遵答以来就贡。棠怒斥之曰:“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

1主要作品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共六十一首。
淮阴
秦季贤愚浑不分,只应漂母识王孙。
归荣便累千金赠,为报当时一饭恩。
这首诗是咏韩信的。韩信年轻时贫困潦倒,在故乡淮阴市上受辱于胯下,只有那位漂母不断地供给他饭吃。后来,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荣归故里,便以千金来报答漂母的恩情。这实际也是作者年轻时的写照。汪遵年轻时曾是一名衙役,算是小吏。但是他对自己鞭笞乡民,催捐逼税的地位很不满,而后为了摆脱自己的可悲处境,发奋读书。终于,中了进士,在晚唐诗人中,汪遵的咏史诗十分著名。

2作品评价

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