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封简介》 ► 查看3篇诗文

张建封画像

张建封,(735年—800年)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寓居兖州。唐代中期著名大将,少喜文章,慷慨尚武,能文能武,常以武功自许。《新旧唐书》均有传。

1早年经历

生平

张建封(725—800),字本立。他父亲就是勇杀叛将李廷伟的张玠。张建封自幼受父亲影响,胸怀大志,关心时事,又喜欢读书,能作不错的文章。杜甫晚年有赠张建封的诗,称他是“故人之子”,说明在杜甫居兖州时和张玠有过交往。
张建封在年轻时候到了南方。27岁时,他成功地处理了当时常州乱民聚众闹事的事件。他知道所谓乱民其实是饥民,于是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了他们中间,推心置腹,化解矛盾,劝他们重回乡田,结果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事件。从此他的名声渐渐传开。有几个官僚军阀如令狐彰、刘晏、马燧等,都或延揽他为幕宾,或授他以官职。最后由马燧向朝廷举荐,张建封被任命为寿州刺史。
783年(建中四年),发生了淮西节使李希烈的叛乱事件。李希烈自称楚帝,他勾结了驻江都的淮南节度使陈少游,计划先攻下寿州,再趋江都,然后揭起反唐大旗。李希烈派了部将杨丰携带着伪敕书去游说张建封,说只要他归附李希烈,献出寿州,将封以高官。这时恰巧有唐朝廷的使者也到了寿州。张建封当使者的面公布了李希烈的伪敕书,还揭露了陈少游的叛逆行为,斩了杨丰。朝廷看他忠心耿耿,授他任濠寿泸三州都团练观察使。张建封亲率将士修城浚池,抚绥百姓,治械练兵以迎故。李希烈几次派悍将劲卒攻打寿州,均被击退。
后来,朝廷又任张建封为徐州刺史,又升为滁泗濠节度使。徐州是江淮漕运枢纽、军事要地,位置重要。张建封守徐州十余年,纪律严明,威望崇高,使徐州成为当时著名雄镇。
791年(贞元七年),朝造为他进位御史大夫、检校礼部尚书。检校左仆射,被称为功勋卓著的中兴名将。

相关典故

797年(贞元十三年),张建封进京觐见皇帝。德宗赐诗给他,还将自己使用多年的马鞭赐给他。说“卿忠贞节义岁寒不移,此鞭联久执用,故以赐卿,表卿忠贞也”。充分表现了皇帝对他的依赖。
有一次张建封在京城遇到一件令他震惊的事情。一贫苦农民以驴驮柴进城出售,皇宫中的宦官以八尺绢的价钱买下了柴;又向卖柴者索要“门户钱”,卖柴者只得把绢又给了宦官。但宦官又令卖柴者用驴把柴送进皇宫。卖柴的农民知道宫中一定会扣留他的驴,便大哭道:“我的父母还在等我卖柴买米下锅,现在柴已白送,如果驴再失去,我只有死路一条了!”张建封知道,这就是有名的“宫市”,是京城久禁不绝的一大祸患。他于是在朝见皇帝时郑重地提出要求取消宫市。他的意见当然未必能有效,但从这事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同情贫苦百姓,敢于为民请命的人。
张建封在66岁时卒于徐州任上。当时的徐州通判郑通为留后。他怕兵士们乘机作乱,打算引别的军队入城为援。不料消息泄漏,五六千士兵大怒,包围了衙署,杀了郑通,要求朝廷委张建封的儿子张愔 为留后。朝廷起初不同意,派军队到徐州镇压,一战而官兵大败。朝廷只好授张愔为徐州刺史、节度使。张愔在徐州任职七年,政声很好。最后自己上表要求解职,朝廷乃拜他为兵部尚书,在他离开徐州到京上任时,途中得病而卒。

2相关事件

家世记载

张建封墓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西8公里西虢镇西窑村北丘陵上。张建封墓志清代前期已出土,后不知所终,乾隆版《孟县志》录有全文(以下简称《张志》)。
张建封墓志上记载的史实与《新旧唐书》上的记载,各有侧重,可互为补充,对研究张建封的生平和唐代中期的社会状况有重要的价值。
《张志》载:“曾祖最,谏议大夫”,正第五品上阶。可补史缺。
《张志》称:“祖行轨,洪州南昌令,赠邓州刺史”。《旧唐书》载:“祖仁范,洪州南昌县令。贞元初,赠郑州刺史”。二文所载其祖名字和所赠官衔均不符,应以志文为是。
《张志》称:“父玠,高尚邱闻,赠秘书监”。《新旧唐书》记载其父少任侠,曾邦助朝廷刺杀安禄山大将季庭伟后,“去之江南,自不言功”。“以建封贵,赠秘书监”。
《新旧唐书》仅载其子一人,而《张志》则记载其有子11人,女7人,可补史缺。“长曰愉,前河南府参军。次惇。次愔,起复徐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节度留后。次抚,太庙斋郎。次愐、惕、怡、慥、悰、怙、协等……。女七,一适校书郎陇西李君房,余并孩幼”。诸子中三子张愔最为著名,“愔以荫授虢州参军。……起复右骁卫将军,同正兼徐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本州团练使,知徐州留后。……授武宁军节度、检校工部尚书。元和元年,被疾上表请代,征为兵部尚书。……卒,……诏赠右仆射”。《张志》中所记愔的官职,与《新旧唐书》记载相符。
据《张志》记载:“公重婚,皆彭城刘氏。其初,齐州录事参军,曰祈之女;其后长安尉灏之女……皆同穴焉”。说明张建封之妻有两位,均为彭城刘氏,卒后葬在一起。

墓志铭

乾隆版《孟县志》载《张建封墓志铭》
郑士林撰司空张公墓志铭
公讳建封,字本立,姓张氏,南阳人。夫其列于星辰,歌于风雅,释之以守法,闻君游以无私,称宗也。勇略衡也,才艺昭焕,湘素矣。曾祖最,谏议大夫,官箴王阙, 匪躬余裕。祖行轨,洪州南昌令,赠邓州剌史。宏割鸡之理,有留犊之贞。父玠,高尚邱闻,赠秘书监。出谷不应,入林长往。公少也,宏茂迥疣,孤立弱冠,逢蓟门乱,常因发愤感慨,潜授兵术。永泰中,湖南廉使韦之晋辟为宾僚,奏授武贲。道不同,去。其后,滑台节将令孤彰请倅戎务,义不协,又去。刘尚书晏奏授大理评事,由是著闻。大历中,河阳三城使马大夫燧躬为之介,奏除监察御史,赐章绶。时李灵耀叛,换公佐钩车讨伐,资硕画,收大梁。又从马公迁镇并部,因朝对陈事合于宸聪,超拜侍御史。梁崇义跋扈汉南,扰犯临境,擢公岳州剌史。巴陵古戍,威行走集。李希烈背诞淮宁,流毒逾甚。建中四年,迁寿州剌史,以傍临剧贼,切于捍蔽,诏加淮南节度副使兼侍御史。俄而,凶徒转盛,分兵侵轶,刘大夫洽弃戈矛,李都统勉失梁宋,大盗潜宝位。荆、河阳、兖,怛骇离析,公独守散地,矗如长城。会有朱泚之难,銮舆南幸。希烈使其党杨丰赉伪赦书,将狗江表假令,寿阳公令斩首传送行在所,贼师自此不敢西窥四关,东度三洲,以至于死败系公之力。乃兼中丞,策勋也。寻加御史大夫,庐、寿等三州观察使。初,西寇凭陵疆场日骇,公驰斥堠从垣夷,密图备御,无废耕织。贞元五年,录其茂勋,进拜徐州刺史,泗、濠等州观察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十年,加检校中郎、尚书、南阳县开国男。迁检校尚书、右仆射,崇德也。十三年秋,朝于京师,执壤奠,比邦功,郊迓庭寔,七牢三献,康侯之蕃庶,申伯之褒赏,咸在焉。觐仪久阙,由公复振。使车言旋,御制诗宠,别盛矣哉。十六年夏,寝疾,抗表求解职,归东都就医,皇恩弗许。五月十三日庚戍,薨于镇,享龄六十有五。勅赠司空,郎官二人吊祭,赠物五百。明年二月十日壬寅,甫竁于河阳县太平乡虢村之原, 附秘书之墓域,礼也。公重婚,皆彭城刘氏。其初,齐州录事参军,曰祈之女;其后长安尉灏之女。柔明壮淑,相继凋殒,皆同穴焉。男十一人。长曰愉,前河南府参军。次惇。次愔,起复徐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节度留后。次怃,太庙斋郎。次愐、惕、怡、慥、悰、怙、协等,凤雏骥子,方应骏逸.孝嗣参军,哀亲,在外戍庐冢,遂见之者伤怀。七女。一适校书郎,陇西李君房。余并孩幼。公之殁也,合境怀旧,纷纭绎骚,中司以一室孤藐,遭三军迫胁,惊起苫幽之间,俾居师旅之上,议者曰:“杀身非难,处死诚难,保家非大,匡国为大,无何?”。急宣飞诏,竟以权夺。是故,墨缞泣血,金革即戎,嗟乎!徐土从张,如卫人立晋公,常欲启十乘摧四裔,岂悟招号而乱作,幼辱而家殆。天波荡洗,后嗣克全,今反虞设奠,来还洛邑,愉率其伯仲,与言曰:“可以俱西共成先君之志,彼一弟受绁,虽至颠沛,何恨呼?”恭闻司空质方纯固,内外如一,虽动叶机深而意无将迎,雅好读书,但觐圣贤规格,忠贞操行而已。不练词藻,为文卓异,交契也。不以穷达,易心期也。不以存亡,变身既尊宠,仍亲布素。自垂髫逮于耆艾,不践斜径,不友匪人,不苟完,不尸禄。位至公侯方召,能以荣名始终,无尺枉寻,直狐裘羔袖之累。徐方将卒多而钱谷少,公约口以率下,奉律以齐众,靡有携怨,若同体肤,视予犹父。今则亡矣,丧汉高之一杰,失天下之东藩。辍朝罢市,曷云可赎,器有必朽,铭无不传。词曰:
国有征东 题于墓道 咸黜千纪 言尊在镐经营毕力 感激将老 未至盐梅 忽归松花 北瞻太行 南望小平 坤舆托体 山岸无倾 万古悠扬 永垂德声
按张公建封墓在今县城西十六里西虢村之东半里,与墓志铭所云“竁于河阳县太平乡虢村之原,祔秘书之墓域者”,不异。据墓志前称公为南阳人,而后乃云:“竁于河阳,祔秘书之墓”,则张公之父葬河阳。

3作品一览

《新唐书·艺文志》载《张建封集》二百三十篇。

4轶事典故

僧人看相

张建封镇守徐州时,任命李蕃为巡官校书郎(负责执掌文籍的小官)。一天,衙门内来了一位新罗僧人,说是会为人看相,见了张建封之后言其不能做到宰相,张心中不快;又叫他看看别的大小官员,新罗僧看后说:“全都没有可做到宰相的。”张建封更加不快;因问:“我手下这么多幕宾僚属,难道没有一个可做到宰相的吗?”又问手下人说:“是否有漏掉的人?”查后回复:“有李巡官尚未看。”张便下令让李蕃速来,时尚未进门,新罗僧已走下台阶相迎,并对张建封说:“这位巡官是纱笼中人,以后你也不及他。”张建封听后很是高兴,忙问“纱笼”一事,新罗僧说:“凡命里当为宰相者,冥司必暗以纱笼保护,恐为异物所伤,别的官员都没有。”至此印证了胡芦生与高员外的说法,后来李蕃真的做了宰相。

智救崔膺

崔膺是唐代才子,但他性情狂傲,张建封爱他的文采,接纳他为宾客,并随同自己去行营。睡到半夜,崔膺忽然大喊大叫惊动了军营。士兵们都大怒,非要斩杀他吃肉不可。张建封将他藏起来。第二天聚宴,监军在宴席上说:“我有件事与尚书你相约,一经约定你我都不能违背它。”张建封说:“可以。”监军说:“我要请一个人,请的就是崔膺。”张建封回答说:“可以按约定的办。”四处看了看,说:“我也要请一个人,请的也是崔膺。”宴席上的人都哈哈大笑。此后崔膺才得免一死。

韩愈赋诗

张建封担任徐州刺史、徐泗濠节度使时,韩愈投到他的门下,张建封比韩愈大好多岁,见韩愈一家生活无着落,二话不说,命人拿出些银子,先把韩愈的家人给安顿好了。
张建封喜爱击毬运动,这项运动原是军事演练的方式之一,运动时驾驭骏马,手持球杆,往来驰骋,左右盘旋,颇能展现骑手的勇健和灵活。张建封甚好此道,韩愈却认为击毬会使战马疲劳,发生意外时会伤人。同时,韩愈还发现,淮西节度使已不奉王命,大有反叛迹象,就劝张建封不要击毬疲马,要保持马的战斗力,他还写了一首《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呈给张建封,诗中最后两句,直接点题说当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忠臣不可多得,你张仆射的战马,不应跑在击毬场上,应奔驰在战场上杀敌!
按理说,韩愈这是在关心国事,爱护马匹,提的意见也很合理,殊不知张建封从788年(贞元四年)镇守徐州开始,在此经营长达十余年,后来又加检校右仆射,权力集中,独霸一方,容不得别人提意见。他丝毫没有理睬韩愈的建议,公元800年 ,韩愈离开洛阳,到长安参加吏部铨选。

5史籍记载

《旧唐书》记载

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祖仁范,洪州南昌县令,贞元初赠郑州刺史。父玠,少豪侠,轻财重士。安禄山反,令伪将李庭伟率蕃兵胁下城邑,至鲁郡;太守韩择木具礼郊迎,置于邮馆。玠率乡豪张贵、孙邑、段绛等集兵将杀之。择木怯懦,大惧;唯员外司兵张孚然其计,遂杀庭伟并其党数十人,择木方遣使奏闻。择木、张孚俱受官赏,玠因游荡江南,不言其功。以建封贵,赠秘书监。
建封少颇属文,好谈论,慷慨负气,以功名为己任。宝应中,李光弼镇河南,时苏、常等州草贼,寇掠郡邑,代宗遣中使马日新与光弼将兵马同征讨之。建封乃见日新,自请说喻贼徒。日新从之,遂入虎窟、蒸里等贼营,以利害祸福喻之。一夕,贼党数千人并诣日新请降,遂悉放归田里。
大历初,道州刺史裴虬荐建封于观察使韦之晋,辟为参谋,奏授左清道兵曹,不乐吏役而去。滑亳节度使令狐彰闻其名,辟之;彰既未曾朝觐,建封心不悦之,遂投刺于转运使刘晏,自述其志,不愿仕于彰也。晏奏试大理评事,勾当军务。岁余,复罢归。
建封素与马燧友善,大历十年,燧为河阳三城镇遏使,辟为判官,奏授监察御史,赐绯鱼袋。李灵曜反于梁、宋间,与田悦掎角,同为叛逆,燧与李忠臣同讨平之,军务多咨于建封。及燧为河东节度使,复奏建封为判官,特拜侍御史。建中初,燧荐之于朝,杨炎将用为度支郎中,卢杞恶之,出为岳州刺史。
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乘破灭梁崇义之势,渐纵恣跋扈,寿州刺史崔昭数书疏往来。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奏之,上遽召宰相令选寿州刺史。卢杞本恶建封,是日苍黄,遂荐建封以代崔昭牧寿阳。李希烈称兵,寇陷汝州,擒李元平,击走胡德信、唐汉臣等,又摧破哥舒曜于襄城,连陷郑、汴等州,李勉弃城而遁。泾师内逆,驾幸奉天,贼锋益盛。淮南陈少游潜通希烈,寻称伪号,改元,遣将杨丰赍伪赦书二道,令送少游及建封。至寿州,建封缚杨丰徇于军中。适会中使自行在及使江南回者同至,建封集众对中使斩丰于通衢,封伪赦书送行在,远近震骇。陈少游闻之,既怒且惧。建封乃具奏少游与希烈往来事状。希烈又伪署其党杜少诚为淮南节度使,令先平寿州,趣江都。建封令其将贺兰元均、邵怡等守霍丘秋栅。少诚竟不能侵轶,乃南掠蕲、黄等州,又为伊慎所挫衄。寻加建封兼御史中丞、本州团练使。车驾还京,陈少游忧愤而卒。
兴元元年十二月,乃加兼御史大夫,充濠寿庐三州都团练观察使。于是大修缉城池,悉心绥抚,远近悦附,自是威望益重。李希烈选凶党精悍者率劲卒以攻建封,旷日持久,无所克获而去。及希烈平,进阶封,赐一子正员官。
初,建中年,李涓以徐州归附。涓寻卒,其后高承宗父子、独孤华相继为刺史。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贞元四年,以建封为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既创置军伍,建封触事躬亲;性宽厚,容纳人过误,而按据纲纪,不妄曲法贷人。每言事,忠义感激,人皆畏悦。七年,进位检校礼部尚书。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十三年冬,入觐京师,德宗礼遇加等,特以双日开延英召对,又令朝参入大夫班,以示殊宠。建封赋《朝天行》一章上献,赐名马珍玩颇厚。
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尝有农夫以驴驮柴,宦者市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而后食;今与汝柴,而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使擒之以闻,乃黜宦者,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不为之改,谏宫御史表疏论列,皆不听。吴凑以戚里为京兆尹,深言其弊。建封入觐,具奏之,德宗颇深嘉纳;而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希宦者之旨,因入奏事,上问之,弁对曰:“京师游手堕业者数千万家,无土著生业,仰宫市取给。”上信之,凡言宫市者皆不听用。诏书矜免百姓诸色逋赋,上问建封,对曰:“凡逋赋残欠,皆是累积年月,无可征收,虽蒙陛下忧恤,百姓亦无所裨益。”时河东节度使李说、华州刺史卢微,皆中风疾,口不能言,足不能行,但信任左右胥吏决遣之。建封皆悉闻奏,上深嘉纳。又金吾大将军李翰好伺察城中细事,加诸闻奏,冀求恩宠,人畏而恶之。建封亦奏之,乃下诏曰:“比来朝官或诸处过从,金吾皆有上闻。其间如素是亲故,或曾同僚友,伏腊岁序,时有还往,亦是常礼,人情所通。自今以后,金吾不须闻。”
十四年春上巳,赐宰臣百僚宴于曲江亭,特令建封与宰相同座而食。贞元已后,籓帅入朝及还镇,如马燧、浑瑊、刘玄佐、李抱真、曲环之崇秩鸿勋,未有获御制诗以送者,建封将还镇,特赐诗曰:“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籓维。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清词。报国尔所尚,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已知。”又令高品中使赍常所执鞭以赐之,曰:“以卿忠贞节义,岁寒不移,此鞭朕久执用,故以赐卿,表卿忠节也。”建封又献诗一篇,以自警励。
十六年,遇疾,连上表请速除代,方用韦夏卿为徐泗行军司马。未至而建封卒,时年六十六,册赠司徒。子愔。

《新唐书》记载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父玠,少任侠。安禄山反,使李廷伟胁徇山东,鲁郡太守韩择木迎馆之。玠率豪桀段绛等集兵,将斩以徇,择木不许,唯司兵参军张孚助其谋,乃杀廷伟并其党以闻。择木、孚皆受赏,而玠去之江南,不自言功。
  建封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光弼麾下皆讨。建封见中人,请前喻贼,可不须战。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纵还田里,由是知名。湖南观察使韦之晋辟署参谋,授左清道兵曹参军,不乐职,辄去。令狐彰节度滑亳,奏置幕府,彰不朝觐,建封非之。往见转运使刘晏,晏奏试大理评事,使筦漕务,岁余罢。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从镇河东,授侍御史,即表其能于朝。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
李希烈既破梁崇义,跋扈不臣,寿州刺史崔昭与相闻,德宗召宰相选代昭者,杞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淮南节度使陈少游阴附之。希烈遣将杨丰赍伪赦二,畀建封、少游。丰至,建封缚致军中,会中人来,对之斩其首,因送伪书于行在。少游闻之,恚汗不自处,建封乃劾其附贼状,帝方蒙难,不暇治也。希烈又署杜少诚为淮南节度使,约破寿州,以趣江都。建封壁霍丘秋栅拒之,贼不能东。迁团练使。帝还自梁,少游卒忧死。进兼御史大夫、濠寿庐观察使。是时,四方尚多故,乃缮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希烈使票帅悍卒来战,建封皆沮衄之。贼平,进封阶,又任一子正员官。
  贞元四年,拜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使。始,李洧以徐降,洧卒,高承宗、独孤华代之,地迫于寇,常困肸不支。于是李泌建言:“东南漕自淮达诸汴,徐之埇桥为江、淮计口,今徐州刺史高明应甚少,脱为李纳所并,以梗饷路,是失江、淮也。请以建封代之,益与濠、泗二州。夫徐地重而兵劲,若帅又贤,即淄青震矣。”帝曰:“善。”繇是徐复为雄镇。久之,检校尚书右仆射。十三年,来朝,帝不待日召见延英殿,诏会朝赴大夫班,以示殊宠,建封赋《朝天行》以献。帝眷遇异等,赐名马珍具。
是时,宦者主宫市,置数十百人阅物廛左,谓之“白望”。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又邀阍闼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死耳!”遂击宦者。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又陈:“河东节度使李说、华州刺史卢征皆病不能事,左右得以为奸。右金吾大将军李翰好刺细事规宠,人疾恶之。”帝悉嘉可。未几,制诏:“官师过从,人情之常,自今金吾勿以闻。”
  元巳,赐宴曲江,特诏与宰相同榻食。其还镇,帝赋诗以饯,于时虽马燧、浑瑊、刘玄佐、李抱真等勋宠卓越,未有以诗饯者。帝又使左右以所持鞭赐之,曰:“卿节谊岁寒弗渝,故用此为况。”建封又赋诗以自警励。十六年,以病求代,诏韦夏卿代之,未至而建封卒。年六十六,册赠司徒。

6历史评价

《旧唐书》评价张建封说:“建封在彭城十年,军州称理。复又礼贤下士,无贤不肖,游其门者,皆礼遇之,天下名士向风延颈,其往如归。贞元时,文人如许孟容、韩愈诸公,皆为之从事。”
《新唐书》评价张建封:“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